鄂科发〔2023〕36号
各旗区、市直园区科技管理部门:
现将《“蒙科聚”创新驱动平台(鄂尔多斯)建设方案》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并抓好贯彻落实。
鄂尔多斯市科学技术局
2023年7月13日
“蒙科聚”创新驱动平台(鄂尔多斯)建设方案
为贯彻落实自治区《“蒙科聚”创新驱动平台建设行动方案》,进一步完善鄂尔多斯市科技创新体系,加速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形成有利于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更好发挥科技支撑高质量发展作用,按照《鄂尔多斯市人才和科技创新驱动三年行动方案》《鄂尔多斯市深入落实“科技兴蒙”行动以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鄂尔多斯建设全国一流创新生态实施方案》有关要求,依托鄂尔多斯人才科创中心建设集“交易、共享、服务、交流、展示”五位一体相结合的“蒙科聚”创新驱动平台(鄂尔多斯)(以下简称平台),促进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政策链、资金链深度融合,特制定此方案。
一、总体思路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融合融通“一张网”、聚合聚力“新动能”为主线,通过平台的建设,集聚技术成果、金融资本、科技人才、中介服务、惠企政策等创新要素,为技术供方、需方和服务方提供政策咨询、科技金融、知识产权定价、成果展示、信息发布、合作洽谈、撮合交易等“线上+线下”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综合服务,积极主动融入自治区“蒙科聚”创新“一张网”,推动各类技术交易平台互联互通、科技资源服务共享,联合9个旗区人才飞地,深入企业调研,掌握实情,问计实践,为企业提供更精准、更优质的服务,实现更多好项目精准落地、好需求精准对接、好政策精准实施,成为汇聚各类科技创新资源、服务我市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助力产学研合作和自主创新的重要科技服务平台。
二、目标任务
通过“一年成形、两年成效、三年成势”的三年建设,将平台建设成企业服务资源聚集地、技术成果转化地、高层次人才汇聚新高地,聚合统筹各类创新要素,融合融通自治区“蒙科聚”创新“一张网”,把我市各类科技创新工作纳入平台建设,将平台打造成“一张网”在鄂尔多斯市的重要节点,全面推进我市科技创新工作,助力我市打造一流创新生态、构筑“四个世界级产业”格局、建设双碳成果转化先行区,使平台成为我市创新驱动的重要抓手。
三、建设内容
为科技成果供给端与需求端精准对接搭建有效平台,破解科技与经济“两张皮”的问题。重点打造“1+2+3+4+N”开放式科技服务体系,即1个系统、2支队伍、3大活动、4个基础资源库和N类资源融通。
(一)建设“1个系统”。建设1个“蒙科聚”鄂尔多斯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系统,将政策咨询、技术交易、资源共享、科技金融、企业体检、知识产权等业务在网站上开通相应模块,实现科技资源查询和推送、需求采集、路演直播、技术经纪人培训、服务咨询等功能,打造线下运营服务+线上同步动态更新的科技服务数字化网络平台。同步开发移动端口科技创新企业小助手,让企业、科研院所、科技服务机构在移动设备上随时随地访问平台业务系统中资源和服务,进一步提高服务效能。
(二)打造“2支队伍”。培育市旗两级技术经纪人队伍和科技政策服务队伍。一是面向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和科技型企业,培养一批懂专业、懂管理、懂市场的复合型技术转移服务人才,逐步建立起技术交易市场+技术经纪人协会、技术经纪人公司、技术经纪人的“1+3”技术经纪服务体系,让更多技术服务人才参与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过程中。二是面向科技管理部门、科技服务机构、科技型企业、新型研发机构、科技特派员等培养一批科技政策服务队伍,架起政府与企业之间沟通桥梁,实现政策落实落地。一方面帮助企业全面及时准确了解、利用和享受自治区“科技兴蒙30条”、鄂尔多斯“科技新政30条”“人才新政30条”等政策。另一方面通过企业调研,掌握企业需求和产业动向,为科技政策迭代升级提供支撑。
(三)开展“3大活动”。充分发挥技术经纪人和科技特派员作用,挖掘服务对象技术需求,促进产学研结合和科技成果推广转化。一是开展企业体检。通过走访调研企业,采集企业信息,对企业基础现状、技术水平、人才团队、政策支持、财务状况等关键信息进行挖掘与识别,实现对企业创新发展能力的有效分析和诊断,掌握企业真实需求。二是科技成果发布。在收集全国高校院所科技成果的基础上,对科技成果进行分级分类,在平台发布成果信息,扩大成果宣传范围。结合企业实际需求,带专家走进企业,或带企业走进校园,开展成果发布活动。三是细分产业产学研对接活动。根据我市产业布局,针对各个旗区细分产业,结合前期掌握的科技成果和企业需求信息,组织专家、企业、科技及金融等服务机构,定期开展产学研对接活动,撮合供需双方合作,实现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四)建立“4个资源库”。一是供给库。围绕我市重点产业发展需求,收集整理全国高校、科研院所可转化科技成果,按行业类别、技术来源、发布时间等多维度进行梳理归纳,根据企业转型中紧迫需求,收集针对性强的可转化科技成果,智能匹配成果供需信息,促进以数据为基础的科技成果精准对接。二是人才库。建立包括科技专家库、技术经纪人库、政策联络员库等,为创新主体提供信息咨询服务和技术指导,为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提供人才储备和智力支持。三是需求库。收集整理能源与新能源、现代煤化工、羊绒、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新材料等产业技术需求,通过调研、走访等手段分析企业发展路径上的潜在需求、技术痛点难点,帮助引进科技资源,解决存在问题,提升企业竞争力。四是设备库。加强与自治区高校院所、重点实验室,大型国有企业等的对接,制定激励政策,将其重要设备整体纳入平台,逐步探索仪器设备、实验室、研发(技术)中心等资源的社会化利用机制,盘活仪器设备和实验室的闲置资源,有效解决中小企业对仪器设备的使用需求。
(五)融通“N”类资源和开展“N”个线下业务。以平台为枢纽,联通全国各地高校院所、国家技术转移区域中心、研发平台、技术转移机构、重点实验室、创新载体等优质科创资源,促进技术、项目、平台、人才、资本等创新要素向鄂尔多斯集聚,推动产业关键技术攻关和高价值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同时开展N个线下业务,如技术合同认定登记、成果登记、技术需求对接、科技政策咨询等。
四、主要工作
(一)成果转化。一是开展科技成果收集、挂牌和交易,提供科技成果的价值评估、融资等服务。二是常态化挖掘本地企业需求,做好信息发布、需求匹配,积极对接自治区、西安、上海、北京、苏州、武汉等地技术转移机构,建立起有效的融通对接联系机制,做大做强我市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链条。三是加强本地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引进和构建初中高级技术经纪人培训体系,实现技术经纪人在重点科技企业的全覆盖,打造“技术+管理+运营”复合型跨组织技术转移工作团队,激励和推动技术经纪人全程跟踪参与企业科技成果转化全过程,保障成果转移转化顺利实施。
(二)企业体检。围绕重点科技型企业在自身发展过程中人才、技术、政策等方面的“问题”和“瓶颈”,深入挖掘企业创新能力供给和发展需求,对该行业的基础现状、技术水平、人才储备、政策落实等关键信息进行深入分析,实现对本区域和行业创新发展能力的有效分析和诊断,为我市制定科技和产业政策提供依据。
(三)政策服务。一是推动政策联络员全覆盖。积极推动在全市规上企业、高企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建立政策联络员队伍,开展常态化联络服务,提高企业对科技政策的知晓率、受益率。二是加强政策培训服务。通过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积极开展政策宣传培训,帮助企业紧跟国家、自治区、本市科技发展形势,扩大政策培训的受众面。三是开展流媒体+政策服务。在平台及时发布各类惠企政策,方便企业实时查阅。充分利用抖音、视频号、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介,宣传和推广我市惠企政策和平台统筹的各类资源,为市场创新主体提供便捷服务。
(四)资源共享。一是共享生产要素。加强与工业园区和大企业的联系,收集本地空置的写字楼、厂房、办公空间等空间载体信息,为创新主体提供办公及研究开发场地信息。二是共享生产能力。收集本地企业的生产设备、加工能力、检测设备、物流渠道等信息,在平台发布共享相关信息,盘活闲置资产,促进生产要素高效流转,推动本地产业之间的合作对接。三是共享仪器设备。鼓励科技企业和孵化器、众创空间中在孵企业使用各类共享仪器设备,提高自身科技研发水平。结合项目路演、产学研活动和政策培训服务,针对性增加设备介绍、设备培训环节,让相关企业了解设备用途性能,变单向为双向,变被动为主动,让设备主动找到合适的应用场景,充分发挥设备潜能。
五、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成立由市科技局统筹指导、市科技事业服务中心过程管理、第三方服务机构具体运营的平台建设专项工作组。同时,建立与9个旗区人才飞地和旗区、园区人才科技部门常态化联络机制,设置旗区人才飞地联络员,负责平台专项工作组和各个旗区科技主管部门之间的联络对接,并建立共同参与成果转化、企业体检、政策服务等工作的分工合作机制,协同推进“蒙科聚”各项工作落地。
(二)政策保障。支持旗区、园区建立“蒙科聚”创新驱动平台(鄂尔多斯)分中心,围绕技术对接、成果转化、资源共享等方面出台相应激励政策,引导更多的科技成果在平台聚合、交易,大力培养技术经纪人、培育各类科技服务机构,支持跨区域产学研合作。
(三)资金保障。在平台建设运营前期给予资金支持,细化管理运营目标,实施阶段性评估考核,进行动态目标管理。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和社会资本的主体作用,培育平台的自身造血功能,将平台打造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可持续发展主体。
(四)空间和人员保障。在鄂尔多斯人才科创中心设立平台服务大厅,设置公共服务区、特色服务区、多功能发布区、企业成果展示区、直播路演区等功能区。按照“顶层设计、专业承载”的运营策略,打造一支专业化的复合型科技服务团队,包括管理人员、业务人员和技术支持人员,共同推进平台各项具体工作的完成。
鄂尔多斯市科学技术局办公室
2023年7月13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