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发布会 首页-新闻中心-新闻发布会

    自治区政府新闻办召开2021年二季度全区营商环境专题新闻发布会

    文档来源:内蒙古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发布时间:2021-07-06 18:25

     
      6月10日,自治区政府新闻办召开2021年二季度全区营商环境专题新闻发布会。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刘文玉作主题发布,自然资源厅一级巡视员王富友,自治区政务服务局副局长张文辉,自治区市场监管局登记注册局副局长马俊华,呼和浩特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刘程民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2021年二季度全区营商环境专题新闻发布会发布词
    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 刘文玉
      首先,对大家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我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表示衷心的感谢!下面,我就自治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进展情况,以及下一步工作计划作一简要介绍。
      一、加强统筹协调,凝聚优化营商环境强大合力
      营商环境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的一项系统工程。近年来,全区上下认真贯彻自治区安排部署,特别是全面落实全区优化营商环境大会精神,纵深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放管服”改革,扎实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有效提升了市场主体和群众的获得感、满意度,为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蓄势添能,提供了坚实的服务保障。
      (一)加强顶层设计,高位统筹推进
      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2021年春节后上班第1天,自治区党委、政府召开了全区优化营商环境大会,自治区党委书记、人大常委会主任石泰峰同志作了重要讲话。自治区各部门充分凝聚工作合力,上下协同,统筹推进全区优化营商环境。各盟市加强结构性安排,全部组建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机构,制定完善了配套政策,细化了工作举措。
      (二)制定工作措施,确保任务落实
      自治区先后制定实施了《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的决定》《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等政策措施,勾勒出了优化营商环境政策体系的发展方向。指导各盟市出台了一系列务实举措,全区12个盟市均出台了优化营商环境若干举措(实施方案、行动方案或决定)等政策文件,共同搭建起了优化营商环境的“四梁八柱”,确保自治区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有保障、可落地、能见效。
      (三)完善工作机制,打破政策堵点
      对《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自治区行动方案、评估问题整改、政协专题协商报告等实行清单台账化推动,按旬调度各地各部门的落实情况,并建立专报和通报制度,对进度慢的及时通报纠正,截至目前,自治区行动方案140项任务落实97项,其它43项正在加快推动。各部门积极互通信息,加强协调研判,系统研究对策,形成推进合力。通过多措并举持续推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创新发展,在压缩审批时限,提升政务服务效能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创造了“获得电力”“纳税”等诸多典型案例,得到国家发改委的充分肯定。全区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向好,我区呼和浩特市成为2020年度中国营商环境评价进步最快的地区,“获得信贷”指标在全国表现最优,并在国家发改委举办的“全国优化营商环境经验交流现场会”上做了典型交流发言。
      二、全面查找差距不足,坚持以评促改以评促优,全面提升优化营商环境的针对性、实效性
      总体看,全区上下对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高度重视,积极落实利企惠民各项政策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得到了企业和群众的好评。主要表现在:
      在开办企业方面,持续精简开办流程,将社保登记与企业设立登记合并为一个环节,基本实现企业设立登记与社保登记、印章刻制、申领发票分别在1个工作日内办结,并已经取消所有行政收费。市场监管部门已与8家银行签订政银合作战略协议,在全区范围内大力推广银行免费代办服务。在办理建筑许可方面,已完成了全区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事项梳理,自治区本级事项已纳入工改系统。自治区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和自治区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系统已实现互联互通,信息实时共享。在纳税方面,减少缴纳税费次数与时间,完善电子税务局功能,积极拓展“非接触式”办税缴费方式,纳税人90%以上主要涉税服务事项可实现网上办理。实现税务登记等6类事项全区通办。在执行合同方面,实现从基层人民法院到高级人民法院跨域立案功能的全覆盖,全区50家法院建立了繁简分流及速裁平台系统,实现繁简快审、繁案精审。
      下一步,我们将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的决策部署,与各级各部门同频共振、同向发力,聚焦政策堵点、服务痛点、优化难点和舆论焦点,推动各项任务落实,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全力推动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聚焦政策堵点,启动研究自治区优化营商环境方案3.0版,针对制约市场主体办事创业的“堵点”“难点”和“痛点”,全力减材料、减环节、减时限,推动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加大对优化营商环境重点任务的推动落实力度,认真总结宣传典型经验,向先进地区学习,进一步激发各地区、各部门锐意进取、改革创新推进优化营商环境的主动性。
      (二)聚焦服务痛点,推动建设“蒙企通”涉企综合服务平台,构建起便捷的政企沟通和诉求受理解决渠道,发挥好市场主体社会监督作用,督促各地各部门提升服务意识,构建亲清政商关系。
      (三)聚焦优化难点,全面开展营商环境问题整改,推动各地各部门研究梳理2020年自治区营商环境评估分指标报告,围绕发现的问题和优化建议形成整改台账。出台《内蒙古自治区营商环境评估实施办法(试行)》,进一步完善以评促改机制。
      最后,再次感谢新闻媒体的朋友们一直以来对自治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期待通过你们的宣传报道,在全社会形成“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事事关系营商环境”的浓厚氛围,谢谢大家!
      2021年二季度全区营商环境专题新闻发布会答记者问
      内蒙古商报记者:企业开办是企业进入市场参与竞争的第一步。请问作为深化商事制度改革的重要推动部门,市场监管部门在压缩时间、减少环节、简化程序、强化监管方面主要采取了哪些措施?
      马俊华:市场监管部门是企业进入市场的最早接触者,也是优化企业开办工作的牵头部门。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全区优化营商环境会议精神,坚持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着力优化市场准入与退出,取得了一定成效。
      就优化市场准入工作来讲,我们从压缩企业开办时间为突破口深入推进。这项工作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18年8月,我局与自治区公安厅、自治区税务局共同发文,首次将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5个工作日。第二阶段是2019年5月,我局与自治区发改委、公安厅、人社厅、税务局共同发文,进一步将新设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3个工作日,其中,企业登记、印章刻制、申领发票环节分别控制在1个工作日内。同年11月底,我们上线企业开办一网通服务平台,在前期推行全程电子化登记的基础上实现了企业开办全程网上办。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和自治区优化企业开办服务的政策精神,提升企业开办体验,推进企业开办便利度,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我们与上述部门多次共同会商研究,改措施、改流程、改软件,标志着迈入了第三阶段,将首次办理社保登记、税务信息采集、住房公积金企业缴存登记与企业登记注册合并为一个环节,时间压缩至1天,实现了一次提交申请材料、同步办结开办事项。在企业开办成本方面,实现了全部免费发放电子印章,实体印章目前在部分盟市也通过政府买单的方式解决了企业开办零成本的问题。同时,我们积极推广政银合作,代办网点提供一站式免费代办服务,目前全区签约网点近一千户,部分地方的代办银行也提供了给企业代缴印章刻制的费用。在此基础上,着眼解决准入难准营的问题,组织将市场监管审批许可环节减为2个、时间压缩40%、跨省通办17项、容缺受理和先证后核各2项,餐饮许可等高频事项“一件事一次办”;就优化市场退出工作来讲,我们针对近几年出现的企业注销难问题,大力推进注销便利化改革。2017年开始试点简易注销,并在去年成为了国家简易注销试点地区之一。在试点简易注销的同时,我们于2019年上线企业注销一网通服务平台,成为全国第十个上线开通注销“一网通”平台的省份。平台通过整合信息采集事项、集中网上申请途径、实现跨部门信息共享等积极有效的措施推动企业注销便利化改革,扎实优化了企业退出营商环境。
      今年以来,全区新设市场主体15.07万户,日均新增1463户,同比增加567户,有效为自治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动能。截至今年五月底,全区市场主体发展到231.3万户,其中:企业52.51万户,个体工商户170.9万户,农民专业合作社7.87万户。
      内蒙古广播电视台记者:提高不动产登记服务水平是优化营商环境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百姓十分关切、全社会非常关注的焦点和热点问题,请问目前我区不动产登记具体是怎样管理的,办事环节进行了哪些优化调整,登记办理时限是多久?
      王富友:不动产确权登记涉及千家万户,关系百姓切身利益,与群众联系密切,作为确权登记部门,我厅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贯彻落实《国务院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内蒙古自治区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精神,从企业和群众角度出发,以为企业和群众“办好一件事”为标准,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全面推动不动产登记制度改革,提升登记服务水平,为企业和群众提供更多便利,解决实际难题。
      一是推进信息共享集成,减少群众提交资料。通过建立部门间信息共享集成机制,分类分级推动信息共享工作。目前,通过政务外网和金土网实现了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中编办、民政部、司法部、卫健委、银保监会、最高法、自治区税务总局、公安厅等部门相关信息的共享并嵌入登记流程,支撑登记业务核验。能够通过信息共享获取的资料,不再让企业和群众重复提交。截至目前,各盟市减少要件5-10个。
      二是推动流程集成,实现不动产登记、交易、缴税联办业务“一窗受理、并行办理”。2020年建设了全区“互联网+不动产登记”、“电子证照”、不动产登记、交易、缴税线上线下“一窗办事”系统,并接入国家“一窗受理”平台和自治区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实现统一进行身份认证,统一收取所需全部材料,统一录入全部信息,统一缴纳税费。将办理端口向企业、银行、中介机构、社区延伸,方便企业及群众就近办理不动产登记业务,并为企业和群众在PC端、移动端提供办理入口,实现网上申请、网上预约、微信预约、网上查询、网上评价、网上缴费等多项“互联网+不动产登记”服务。
      三是推动人员集成,拓展便民服务。将涉及不动产登记中各部门交叉办理相关事项的有关人员集中办公,在政务服务大厅和不动产登记大厅设立综合受理窗口,统一受理各相关办理事项。同时,推动水、电、气、暖办理事项入住大厅,为企业和群众提供不动产登记相关事项办理服务,减少在部门间跑路。
      四是实现“四城通办”,“异地办理”全面推行。完成“呼包鄂乌”四城通办试点,在呼和浩特市、包头市、鄂尔多斯市和乌兰察布市的13个登记大厅正式上线运行,通办业务步入正轨。实现四个城市的办事群众不用在城市之间来回跑路。基于四城通办的模式和经验做法,全面推动不动产登记“全区通办”、“跨省可办”,实现申请人线上线下申请、查询,不受登记地和不动产所在地限制。
      五是持续优化流程、环节合并减少。推行不动产登记、交易监管、税收事项服务便民化,取消没有法律依据的前置环节,合并相近环节和相关联登记业务,将不动产登记登簿、制证、缴费和领证环节合并,推进相关联登记事项一并申请、受理与审核,减轻企业和群众负担。截至目前,全区不动产登记办事环节平均减少5个,不动产登记办理时间均压缩在5个工作日内,较统一登记制度改革前压缩了25个工作日。
      六是下大力度化解房地产历史遗留“办证难”问题。坚持群众利益优先、突出重点、因城施策、集中办理的原则,全面推动解决历史遗留“办证难”问题。截至目前,已办理完成首次登记(大房本)项目2207个(登记率94%);已办结个人分户登记58.92万套(占首次登记的51%)。力争2021年底前,对群众申请且符合登记条件的住房,全部完成不动产登记证书发放工作。
      不动产登记服务始于群众需求,终于群众满意,为企业和群众提供优质的服务,保护群众合法权益,是不动产登记工作永恒的主题,我们将不忘初心,继续用心用情用力解决企业和群众登记难题,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安全感!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我们了解到,自治区政务服务局 2021年重点推进“四办”工作,打造“蒙速办”政务服务品牌,加快实现政务服务“一网通办”。请问在优化政务服务能力,推进“一网通办”,采取了哪些有力举措,取得了哪些成效?
      张文辉:大家好!非常感谢大家对自治区政务服务事业的关注和支持。今年,自治区政务服务工作以“四办”(一网办、掌上办、一次办、帮您办)为抓手,全力打造“服务有温度、办事有速度”的“蒙速办”政务服务品牌,助推全区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全力提升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水平。政务服务重点聚焦群众和企业普遍关注、需求集中的领域,从线上线下两端发力,推动线上“一网”、线下“一窗”服务模式。
      在线上方面,重点推动“进一网、能通办”,通过建设全区统一政务服务网和“蒙速办”移动端,让更多政务服务事项可以通过网上可查、可办。在线下方面,重点推进业务系统对接和打造“综合受理”服务,实现政务服务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通过细化工作任务、坚持试点先行、实行“挂图作战”、做好数据支撑、强化调研指导、抓好宣传推广等一揽子举措,全力推动任务落实落细,“四办”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具体来看:
      “一网办”方面,坚持理念创新引领制度创新,以数字化转型倒逼服务方式重塑,着力通网络、统事项、搭平台、连系统,推动“一网通办”改革不断深化。一是建好一张网。自治区电子政务外网是“一网通办”的重要支撑,目前,自治区、盟市、旗县纵向三级网络覆盖率已实现100%,乡镇接入率达到96%。二是夯实标准化线上服务基础。对三级政务服务事项进行精细化、颗粒化、情景化梳理,并将成果在全区进行推广复用,推动同一事项在全区各地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累计梳理政务服务事项19万项。三是建设网上政务服务大厅。推动自治区、盟市、旗县的3800多个部门,以及1600多个苏木乡镇、嘎查村的事项入驻,基本实现“应进必进”,审批效率大幅提升。四是打通数据壁垒。推进自治区本级14个部门41个垂建业务审批系统,与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的对接,目前已完成23个业务系统对接,实现了数据通、业务通。五是启用“综合一窗受理”系统。按照“前台统一受理、后台分类办理、综合窗口出件”的服务模式,聚焦解决网办深度不够、数据支撑不足问题,从今年3月开始,自治区本级和11个盟市全面启用“综合一窗受理”系统,不断提升全区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水平。
      “掌上办”方面,“蒙速办”APP是全区统一的移动政务服务平台,为12个盟市、103个旗县(市、区)统一开设了移动端“服务窗口”。我们加快整合各类公共服务资源,推动公安、人社、社保、水电气暖等与生产生活密切关联的应用,实现在“蒙速办”APP的查询和办理。目前,全区累计接入特色应用803个,支持健康卡、社保卡、驾驶证等200多类电子证照的查询申领,实名注册的个人用户达到1471多万,累计访问次数突破8700万,已实现社保费缴纳、公积金查询、不动产登记等功能。各盟市积极探索创新、强化服务应用,呼和浩特市推出公积金提取和“出生一件事”专题服务,鄂尔多斯市上线“一件事一次办”服务专区。包头市着力拓展网办平台功能,丰富多场景应用,向“蒙速办”汇聚高频特色应用106个,打造“包你满意”的“移动办事之城”。
      “一次办”方面,统一梳理事项清单,公布“蒙速办·一次办”事项清单103项。统一设置“一件事一次办”窗口,各级政务服务大厅共开设“一次办”窗口347个。统一组建专业队伍,全区组建“一次办”人员队伍397名。统一编制发布办事指南,全区梳理优化“一件事”流程图、办事指南9000多份,整理规范办件基础表单1.1万份,103件“一次办”事项在全区普遍推开。鄂尔多斯市作为“一次办”试点地区,在全区率先实现110项“一件事”线上线下同步受理,完成103项“一件事一次办”事项标准化、颗粒化、情形化梳理,供全区参照执行。呼和浩特市、乌审旗、达拉特旗、阿拉善腾格里开发区“新生儿出生一件事”精准落地并初见成效。
      “帮您办”方面,制定公布“帮您办”代办帮办事项参考目录22项。全区线下设置窗口209个,线上开设专栏提供咨询指导,组建专业代办员队伍600余名。统一制定“帮您办”代办帮办服务流程图、申请表、承诺书、办结单等,进一步规范代办帮办业务流程。建立完善联审联批、市县联动制度机制158项,召开联审联批专题会176次,有效解决了515个项目手续办理难问题,助力900多个项目加快落地。乌兰察布市作为“帮您办”试点地区,市县两级均成立了以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的代办帮办工作推进小组,设立代办帮办机构12个,核定事业编制39名,85个重大项目审批手续得到有效解决。
      中宏网记者:请问呼和浩特市在优化提升营商环境方面都采取了哪些有力的措施,下一步还有哪些更加务实的举措?
      刘程民:呼和浩特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营商环境,莉霞书记、海东市长亲自上手,举全市之力打好营商环境“翻身仗”。通过努力,我市在2020年全区评价排名中提升到第二名;在全国优化营商环境评价中,我市排名比上一年度提高18.8个百分位,是全国2020年营商环境提升最快的几个城市之一。具体讲,我们主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从源头治起,变“被动要求”为“主动参与”,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市委、市政府召开了全市“转作风、优环境、勇担当”工作动员会等系列会议,进行全面推动部署、全力督办落实;开展了“点穴式”专项巡察,建立领导包联企业制度,推动全市形成“大抓营商环境”的鲜明导向。通过建立营商环境“好差评”机制、评价“委托制”“通报制”等,倒逼政务服务水平提升;列出26条负面清单,重点整治“小官弄权”等衙门作风。针对企业反映强烈的政府不履约、政策不落实问题,召开全市大会,先道歉后兑现,着力打造诚信政府。
      二是从短板补起,变“政繁难办”为“政简易行”,持续加大改革力度。下发了《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便民利企九条措施》《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的决定》等系列政策文件,全力推进权力“瘦身”和政务服务“三减一增”,市本级取消下放权力事项2016项,依申请六类事项承诺时限压缩比率达到64%;实行企业开办“一站服务、一次办结、成本政府买单”制度,推行“承诺制提前开工”“拿地即开工”“区域评估”“标准地”等改革,推进登记财产“一窗通办”和不动产登记、产权交易与缴税合并办理,强化水电气暖服务便捷化改革,改善企业融资环境,大幅提升办事效率。
      三是从细处抓起,变“政府思维”为“企业视角”,及时回应企业关切。不断拓宽政企沟通渠道,率先将全市原有58条政务服务热线、便民服务热线整合为“12345”,成立接诉即办指挥调度中心,设立企业投诉服务专席,实现了“一号受理、接诉即办” ,在全市构建起诉求集中汇集,统一渠道对外,统一平台运行的工作体系,并对各政府部门、行业办理投诉数、办结率、满意率每日统计、每周排名、每月点评。
      接下来,我们将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十四五”开局起步的重要突破口,重点是补短板、强弱项、抓整改、促提升,持续优化政务服务环境、投资贸易环境、企业发展环境、创新创业环境、诚信法治环境,不断推进首府营商环境再上新台阶。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