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发布会 首页-新闻中心-新闻发布会

    自治区政府新闻办召开扎实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

    文档来源: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网站

    发布时间:2019-04-09 10:18

      

     

      2月26日,自治区政府新闻办召开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重要讲话精神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一场:扎实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新闻发言人王金豹作了主题发布,并和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副厅长杜俊峰、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巡视员牟钟伟回答了记者提问。

     

     

      自治区扎实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发布词

      内蒙古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 王金豹

      (2019年2月26日)

      

      各位媒体朋友:

      大家好!欢迎出席今天的新闻发布会,感谢大家对自治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的关注和支持!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2018年3月份,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就扎实推动自治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殷切希望,明确要求我们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做好现代能源经济这篇文章,大力培育新产业、新动能、新增长极,有效防范化解债务风险,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自治区党委、政府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坚定践行新发展理念,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主动对标对表高质量发展要求,全力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的步伐。

      一、扎实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全区上下立足优势、挖掘潜力、扬长补短,减法加法一起做,加快构建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着力解决产业结构“四多四少”问题。

      在出清“僵尸企业”中孕育新动能。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化解过剩产能。2018年退出煤炭产能1110万吨,淘汰2户钢铁落后产能企业,关停落后小火电11.8万千瓦,完成钢铁产能置换100万吨,电解铝177.55万吨、PVC38万吨。进一步摸清“僵尸企业”底数,逐一制定实施退出方案,确保2019年全部出清。提前完成了“十三五”钢铁、煤炭行业去产能任务。

      在改造传统产业中焕发新动能。围绕资源转化增值延长产业链条,提高产业精深加工度和资源综合利用率,实施企业技术改造工程,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2018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中,非煤产业增加值增长9.7%,快于煤炭产业增加值8.1个百分点;制造业增加值增长8.9%,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43.2%,对规模以上工业的贡献率达53.4%。煤炭、稀土转化率分别达到38.4%和80.6%。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提升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体系整体素质和竞争力。2018年全区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贡献率“双过半”,分别达到50.5%和56.1%。新兴服务业快速发展,快递业务量、业务收入分别比上年增长37.6%和24.8%;接待旅游者人数、旅游业总收入分别增长12%和16.6%。

      在培育新兴产业中壮大新动能。出台并全面落实《自治区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全力推动现代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电子信息、节能环保、军民融合等新兴产业规模化、高端化、绿色化、集群化发展。2018年高新技术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7.1%,增速比规模以上工业快10个百分点。价值量、科技含量更高的新产品实现了良好增长,单晶硅增长1.2倍,稀土化合物增长45.9%,石墨及碳素制品增长42.8%,新能源汽车达11547辆。

      二、着力做好现代能源经济这篇文章。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着力构建国家现代能源经济示范区、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世界级多种能源综合利用基地。

      能源供应保障能力逐步提高。积极扩大能源领域有效投资,推进重大项目建设,释放煤炭先进产能2000万吨,锡盟至山东外送电通道投产装机101万千瓦,全区100万千瓦集中式光伏扶贫电站、达拉特50万千瓦光伏发电领跑基地全部并网,陕京四线托克托压气站建成投运。全区已形成煤炭产能13.3亿吨,电力装机突破1.2亿千瓦,外送电能力达到7000万千瓦,建成煤制油124万吨、煤制气17.3亿立方米。

      能源产业总体运行稳中向好。2018年全区原煤产量9.26亿吨,占全国26.1%。中石油、中石化天然气产量243.6亿立方米,占全国15.3%。发电量、全社会用电量、外送电量分别增长13.1%、15.5%和16.8%,为近年来最高。火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提高至5124小时,为近年来的最高水平。弃风限电问题有效缓解,风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提高至2204小时。电力、油气长输管道未发生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煤矿安全生产实现事故起数和伤亡人数“双下降”。

      建设现代能源经济破题开局。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内蒙古要把现代能源经济这篇文章做好,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部署,自治区发改委、能源局积极行动,着手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经积极争取,国家能源局明确函复支持内蒙古建设现代能源经济示范区,并委托开展了《内蒙古建设现代能源经济体系研究》课题,2018年底已取得初步成果。自治区发改委、能源局牵头编制了《内蒙古自治区现代能源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9—2035年)和《内蒙古自治区现代能源经济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0年)》,已报自治区政府,《规划纲要》审议通过后将上报国务院审批,获批后将纳入国家能源总体发展战略。《规划纲要》提出了建设现代能源供给体系、消费体系、产业体系、网络体系、创新体系、监管体系、合作体系、共享体系等8大体系,以及29个方面的任务,《行动计划》详细部署了近2年能源重大项目谋划建设、创新和优化能源消费模式等重点任务。

      三、加快培育新的增长极。紧紧围绕“五大发展理念”,实施创新驱动和人才强区战略,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激发经济社会发展活力,打造新引擎,培育新增长极。

      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加快推进呼包鄂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建工作,努力建设区域创新中心和高新技术产业中心。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智能输变电与储能装置、稀土、石墨、硅、氟等新材料研发与应用、生命科学与基因工程等领域,正在加快形成一批突破性、原创性、引领性成果。2018年新认定自治区重点实验室8家、自治区级众创空间49家,新增高新企业200家;专利授权量9625件,增长53.5%。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2.01件,较上年末提高0.22件。

      协调发展不断推进。加大统筹东中西部发展,增强区域发展的协调性、协同性。呼包鄂三市GDP占全区的比重为55.4%,比上年增长5.2%,蒙东地区GDP占全区的比重为31%,比2017年提高了0.1个百分点。制定出台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意见和规划,实现良好开局。2018年建设高标准农田304万亩,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234万亩,农牧业再获丰收,粮食产量达到710亿斤。

      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出台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26条政策措施,实质性帮助民营企业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全面实施煤炭资源市场化出让,推进电力体制改革,深化国资国企、财税金融等领域改革,推行多证合一、“证照分离”和无介质电子营业执照改革。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落实《优化营商环境实施方案》,项目审批时间、企业开办时间分别缩短为13个工作日和5个工作日。在“放管服”等各项改革政策推动下,市场活力逐步增强,市场主体达到196.8万户,增长6%。

      开放合作步伐不断加快。创新同俄蒙合作机制,深化与日本、韩国以及港澳台地区经贸往来,加强与国家部委、其他省区市、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中央企业的战略合作,加快推动京蒙帮扶、呼包银榆、乌大张等区域合作。2018年与蒙古国新建立5对友好城市,与吉林等省签署了合作协议,组织1700多家企业参加了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支持举办内蒙古国际能源大会,召开了第二届蒙商大会。全年完成进出口总额1034.4亿元,增长9.9%。经满洲里、二连浩特口岸进出境中欧班列达2853列,增长52%。其中,我区组织开行中欧(中亚)班列216列,增长1.4倍。

      四、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把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作为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明确责任、紧盯目标、规范管理、强化机制,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政府债务逐步化解。严格规范政府举债行为,政府债务全部纳入预算管理,逐级制定了化解政府债务方案,不断完善政府债务考核指标体系、问题倒查机制和终身问责制度。停建、缓建、瘦身了一批政府过度举债项目,依法规范了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政府投资基金、政府购买公共服务行为,新增政府债务一律采取发行政府债券方式,全年发行新增政府债券516.3亿元。厉行节约,严控“三公”经费支出,按照不低于10%的幅度,压缩本级一般性支出、本级对下专项转移支付等支出36.4亿元。2018年完成年度化债任务的137.2%,超额完成任务。

      企业债积极兑付。全面梳理存续期企业债券,2018年需兑付的43只企业债券已全部兑付,未出现违约事件。全力解决重点债券兑付,完成“11蒙奈伦债”、“13万正债”和“11霍煤债”等重点债券风险化解和处置,得到了市场广泛认可。进一步创新监管方式,建立了企业债券监管系统,加强风险预警,提高管理水平。

      金融风险有效防范。建立和完善“四梁八柱”风险防控长效机制,持续开展互联网金融、非法集资、农村牧区高利贷等专项整治工作,坚决打击违法违规金融活动。2018年全区金融机构累计清收与处置不良贷款513.4亿元,同比多化解59.7亿元不良贷款,农村牧区高利贷存量有较大幅度下降。

      五、全力构筑祖国北疆万里绿色长城。以中央环保督察及“回头看”反馈问题为契机,自觉担负起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政治责任,集中优势兵力,动员各方力量,全力以赴整改,切实抓好生态环境治理,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持续建设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构筑祖国北疆万里绿色长城。

      污染防治持续加强。着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加强水土流失和荒漠化综合整治,加快呼伦湖、乌梁素海、岱海等“七河七湖”水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制定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全区空气质量平均达标天数比例为83.6%,PM2.5浓度下降3.1%。呼伦湖面积增加,岱海水位下降趋势减缓,乌梁素海流域修复工程列入国家第三批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项目。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化肥、农药使用量首次实现负增长,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乌海隆昌煤矿矿区环境综合整治列为联合国环境治理和可持续发展项目。

      生态文明体系不断完善。完善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重点生态功能区产业准入负面清单等制度。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考核评价体系,建立环境保护督察和环保信用评价、信息强制性披露、严惩重罚等制度机制。全面建成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4087条河流、655个湖泊的河湖长制,8位自治区级领导担任河湖长,88位盟市级领导担任辖区内河湖长,全区共有6694人担任河湖长。坚持应划尽划、应保尽保,扎实开展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扎实推进生态环境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初步建立了以排污许可为基础的新型环境管理制度,推进环保领域市场化改革。

      生态保护建设工程扎实推进。精心组织京津风沙源治理、天然林资源保护、退牧还草、退耕还林还草、水土保持等国家重点修复工程。深入开展能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大力促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全区森林覆盖率达到22.1%,阿尔山被授予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称号,库布其沙漠亿利生态示范区被命名为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目前,全区上下正在落实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求。我们要深刻认识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是一项长期、曲折、艰苦的系统性工程和历史性任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要迈过去的坎,我们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要求,凝心聚力、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切实推动自治区经济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自治区扎实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答记者问

      

     

      中国改革报记者:制造业是我区工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请问自治区工信厅牟钟伟副巡视员,我区制造业发展取得了哪些成绩?今后还将采取哪些举措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牟钟伟:发展制造业是促进能源原材料加工转化增值,推动发展方式转变的根本举措。近年来,我们持续推动制造业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发展,不断提升制造业综合竞争力,制造业发展取得突出成就。从经济贡献看,2018年规模以上制造业增加值增长8.9%,高于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8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43.2%,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53.4%。制造业利润增长24.7%,占规模以上工业利润总额的35.6%,提高2.5个百分点。从结构优化看,呈现传统制造业竞争力提升,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2018年冶金、化工产业分别增长9.4%、14.7%,占制造业的76%,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2.2%。农畜产品加工实力稳步增强,全区乳制品、羊绒衫、甜菜糖、马铃薯、味精、葵花籽等产能产量均居全国前列,72个农畜产品品牌成为“中国驰名商标”,占全区驰名商标的70%以上。实施亿元以上新兴产业项目256个,其中新开工125个、竣工94个,新增新能源汽车产能2.35万辆、太阳能铸锭(切片)3GW、电池组件600MW、化成箔732万平方米、碳素85万吨、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600吨、纳米二氧化硅3600吨。从创新能力看,国家和自治区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重点工程实验室达到585户,产业技术创新联盟33个,院士专家工作站160户,高新技术企业532户。煤制油、煤制气、煤制甲醇、煤制烯烃等现代煤化工产业技术装备水平国际领先,电解铝、铁合金、尿素、稀土材料、多晶硅等领域的先进产能比重大幅提升。从绿色发展看,电解铝液交流电耗、电石、铁合金等重点行业综合能耗均领先全国先进标准,包钢低品位余热发电技术和国泰高效大型水煤浆气化技术列入《国家工业节能技术装备推荐目录(2018)》,实施绿色制造工程,目前国家级和自治区级绿色工厂达到50个、绿色园区10个、绿色产品20个、绿色供应链3个。

      前不久,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制造强国”战略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今年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重要部署,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一是完善政策体系。去年制定形成《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今年要制定《传统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这两方案将构成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较为完整的政策体系。二是加快转型升级。支持企业数字化、绿色化改造,建设智能工厂、绿色工厂,进一步提升制造业竞争力。支持延链补链,提升资源加工转化水平。大力淘汰落后产能,引进先进产能,培育发展新动能。支持企业技术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工业设计中心等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平台建设,支持技术引进和产业化应用,努力提高技术创新能力。三是推动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提升制造过程信息化水平。深入开展“万企登云”行动,建设自治区“万企登云”系统。培育建设一批服务企业的区域级、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开展网络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建设,推进高带宽、低时延、高可靠性网络进企业、入车间、联设备。四是实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工程。培育一批成长型小微企业、“专精特新”示范企业、“小巨人”企业。完善“助保贷”资金监管制度,加大对盟市“助保贷”资金支持力度。五是大力优化营商环境。建立“一对一”帮扶和“点对点”服务企业首席服务官制度,推动解决企业运行中的问题、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项目核准备案手续不完善的问题、政策落实不到位和招商引资承诺兑现不到位的问题等制约制造业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堵点、难点”问题。

     

      内蒙古日报社记者:如何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实现山清水秀环境美,在祖国北疆构建起万里绿色长城?

      杜俊峰: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发表的重要讲话,是总书记继2014年考察内蒙古重要讲话之后再次为我区量身定制的行动纲领,是党的十九大之后党中央为我区精心擘画的发展蓝图,为做好新时代内蒙古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基本遵循。全区环保系统广大党员干部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持续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坚定建设绿色内蒙古,就是推动全区自觉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立足攻坚、着眼持久,因地施策、协同治理,突出重点、统筹推进,精准防治、力求实效”的工作方针,聚焦聚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扎实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2018年,自治区生态环境系统各项重点工作都在扎实推进且成效明显。一、大气污染防治方面,自治区制定出台《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和柴油货车、挥发性有机物、散煤综合整治专项行动方案,组织开展为期3个月的“压茬式”强化督查,统筹推进重点地区和重点行业企业大气污染治理。全区累计削减散煤64.2万吨,实施挥发性有机物治理项目35个,完成30万千瓦以上火电机组超低排放改造32台1259万千瓦,地级城市建成区剩余127台10蒸吨/小时及以下燃煤锅炉全部淘汰。乌海及周边地区完成重点治理项目398个,乌海市中心城区PM10、PM2.5平均浓度同比分别下降6.6%和9.3%。

      水污染防治方面,制定出台《水污染防治三年攻坚计划》,完善水环境形势调度分析、通报预警制度,划定批复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1002处,13段黑臭水体治理任务基本完成,累计实施加油站地下油罐防渗改造1.06万个,358个建制村完成环境综合整治。深入推进“一湖两海”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呼伦湖湖面面积较2012年扩大291平方公里,乌梁素海整体水质由2014年的劣V类提高到IV类,岱海水位下降趋势得到初步遏制。

      土壤污染防治方面,制定出台《土壤污染防治三年攻坚计划》并如期完成全区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工作。推进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详查,完成2263家企业信息采集任务。强化污染地块联动管理,开展工业固体废物堆存场所环境整治和涉镉行业污染源专项排查,建立全口径涉重金属重点行业企业清单,土壤环境风险得到有效管控。

      2018年全区12个盟市政府所在城市空气质量平均达标天数比例为83.6%,全区环境空气质量有所改善。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我们将坚定不移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落实全国、全区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坚守阵地、巩固成果,保持定力、稳中求进,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以增强群众的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导向,以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为重点,淘汰不符合环保要求的燃煤锅炉,治理“散乱污”企业,实现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推进呼包鄂、乌海及周边地区、赤峰通辽等重点区域环境综合整治,不断改善区域空气质量。以防控生态环境风险为底线,严格落实河湖长制,持续加强呼伦湖、乌梁素海、岱海等水生态综合治理。加快城镇、工业园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提高污水收集处理能力和中水利用率。保护水源地,治理地下水超采。实施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项目,防治重金属和农牧业面源污染。以推进生态环境领域改革为保障,全面深化生态环境领域改革、坚决落实中央环保督察整改任务,奋力开创新时代生态环境保护新局面。

     

      新华社内蒙古分社记者:高质量发展是一项长期、曲折、艰苦的系统性工程和历史性任务,今后一个时期,自治区如何从总体上把握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王金豹:正如提问所讲,高质量发展的确是一项长期、曲折、艰苦的系统性工程和历史性任务,所以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我们在一个清晰的目标指引下,脚踏实地,久久为功。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一根本要求,今后一个时期,全区上下要牢牢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对我区提出的“三个扎实”、“四个着力”、“五个结合”、“五个融入”重要指示精神,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加快改革开放步伐,推进社会民生建设,扎实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从工作的层面把握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就是要着力构建科学的、系统的、完备的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政策体系、标准体系、统计体系、绩效评价、政绩考核等,使各方面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有所遵循。实现以指标体系明确高质量发展的方向和目标,以政策体系支撑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以标准体系引导和规范各类市场主体,以统计体系及时准确反映高质量发展进展情况,以绩效评价和政绩考核形成有效激励约束。

      指标体系的设置主要是发挥“指挥棒”作用,既要体现综合质量效益和新发展理念等方面特征,又要结合自治区实际设置差异化指标。

      政策体系主要是以提高发展质量、提升经济效率、促进社会公平、增强可持续性为导向,实现各方面政策协同配合,良性互动。

      标准体系主要是健全产品、工程、服务、营商环境、生态环保、安全生产、社会治理以及公共服务等领域标准,大幅提高标准水平,以高标准推动高质量发展。

      统计体系主要是对照推动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完善统计分类、监测、调查实施和执法监督,进一步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全面准确反映高质量发展情况。

      绩效评价和政绩考核主要是对标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求,建立覆盖各地区各类单位的分级分类绩效评价制度,完善干部考评机制,促进树立正确政绩观,更好发挥对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激励导向作用。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六个方面的体系和机制,是一个复杂的,又相互联系紧密的完整系统,形成这些体系需要顶层设计、分类制定,也需要总体统筹、有序推进,更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和完善。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自治区也将按照国家要求,研究制定建立相应的指标体系、政策体系、标准体系、统计体系、绩效评价、政绩考核等,引导全区上下把思想观念和工作思路转向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上来。

    附件: